区块链架构的层级:第 0、1、2、3 层介绍

区块链架构的层级:第 0、1、2、3 层介绍

区块链技术通过提高效率、最小化运营成本和消除中介来提供透明度和牢不可破的安全性等好处。

然而,由于区块链没有单一的控制主体,需要确保所有交易都必须是安全的,并且数据必须安全地保存在分布式账本上。分布式账本技术(DLT)遵循预先确定的协议,整个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或节点)达成“共识”以确认交易数据。

当新条目到达时,每个节点添加、检查和更改它们。为了实现这种独特的交易认证,区块链的特点是分层设计。

区块链技术层可分为:

第 0 层区块链

包括构成区块链生态系统基础的硬件、协议、连接和其他组件。第 0 层充当区块链底层的网络架构,该层可以被认为是“区块链网络”。

第 0 层也启用了跨链可操作性,它允许区块链相互通信。它为解决未来层可扩展性困难提供了关键的骨干网。第 0 层通常使用原生代币来实现参与和开发。

第 0 层区块链项目包括:Polkadot、Avalanche、Cardano 和 Cosmos 等。

第 1 层区块链

第 1 层区块链负责执行维护区块链网络基本操作的大部分任务,例如争议解决、共识机制、编程语言、协议和限制。第 1 层区块链象征着实际的区块链。

这一层必须管理的大量工作经常会导致可伸缩性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区块链,解决和向链中添加块所需的计算能力会增加,从而导致更高的费用和更长的处理时间。

可扩展性问题通过改进的共识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如权益证明和分片(将计算操作划分为更小的部分)的出现。然而,历史表明,它们是远远不够的。

第 1 层区块链项目包括:以太坊、币安智能链、比特币和 Solana 等。

第 2 层区块链

为了提高区块链的生产力,需要额外的处理能力。但是,这需要包含额外的节点,这必然会导致网络的阻塞。尽管添加节点对于维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至关重要,但调整可扩展性、去中心化或吞吐量将影响第 1 层上的其他节点。

因此,如果不将所有处理重新定位到在第 2 层之上创建的第二层,就无法扩大第 1 层。通过允许第三方解决方案与第 1 层集成,这变得可行。

一个新的网络,第 2 层,改进了第 1 层并管理所有事务验证。第 2 层位于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第 1 层之上,并不断与其交换信息。但是,第 1 层仅负责管理向区块链添加和创建新块。

例如,将 Lightning 网络视为部署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第 2 层区块链的示例。

第 3 层区块链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最后一层,肉眼可见的一层。第 3 层是参与者最终与用户界面交互的一层。在使用第 1 层和第 2 层时,这一层旨在为整体功能提供简单性和易用性。

第 3 层不仅提供 UI,还提供链内和链间可操作性形式的实用程序,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流动性供应和 Staking 应用程序。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是一种第 3 层接口,可为区块链技术提供现实世界的应用程序。

其他一些例子包括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如 Pancake Swap 和 Uniswap。

结语

现实世界区块链用例的创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三层应用程序。但是,从目前的速度来看,区块链技术非常复杂,仍处于发展状态。